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通过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体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它反映了这些经济交易的规模、结构等状况。对一国某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与2003年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其变化进行逐步分析总体情况如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593393亿美元,货物进口534410亿美元,顺差58982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62434亿美元,支出72133亿美元,逆差9699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20544亿美元,支出24067亿美元,逆差3523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4326亿美元,支出1428亿美元,顺差22898亿美元。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004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5313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9690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37908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2004年中国国际储备快速增长,其中,特别提款权增加16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7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2066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增加116844亿美元的水平。外汇贮备较多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对加强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货币的信心十分有利,相应的也有助于本币汇率的上升。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偿债能力也进一步加强。我们知道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差额分析法,其中差额为每笔交易的借贷方之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差额项目包括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
f产项目差额,接下来本文将从这些差额以及之间的关系入手来对200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经常项目差额分析经常项目差额是由经常项目的借方和贷方之差,经常账户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为货物与服务项目(又称贸易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因此经常账户差额就可以写为: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