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2015年6月2016年5月)
汇金网7月4日讯中国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周一7月4日刊文,回顾了过去一年间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各项重大里程碑事件,具体如下:1、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7月14日,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三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投资范围从现券交易、债券回购扩展到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等衍生品种。与此同时,沉寂近10年之久的熊猫债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2015年熊猫债获批发行规模达到205亿元,实际发行规模为55亿元。发行主体已从国际开发机构扩展至国际性商业银行、境外非金融企业、外国地方政府以及外国中央政府。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引入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2、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完善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3、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16年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6132号),决定自5月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此举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程度。4、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2015年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和结算服务。CIPS日间处理支付业务的时间为9002000,工作时间横跨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几个重要时区,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等19家境内中外资银行。此外,同步上线的间接参与者包括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5、3个月6个月国债滚动发行完善短端国债收益率曲线财政部于2015年10月9日和6月12日首次发行3个月和6个月贴现国债,3个月国债第四季度起每周滚动发行一次,6个月国债第二季度起每月滚动发行一次。2015年11月27日首次公布3个月、6个月国债收益率。至此,在公布1、3、5、7、10年等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基础上完善了短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