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课堂实践
兰州师范学校吴小钢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地实施美育,却需要深入探讨。现结合课堂实践,谈几点意见。一、根据教材内容抓住最佳契合点进行审美教育为了使美育具体落实到小学语文每一课的教学中去,有必要以不同美的形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分类。然后根据不同内容的课文进行角度不同的审美教育。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些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较多地体现着“社会美”这一美的特殊形态,可以将其划在进行“社会美”教育的范畴之列。而“社会美”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更细的分类,确定美育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进行有条理、有侧重的美育教学,使美育落到实处。诸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爱迪生》《李时珍》《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旗手的责任》《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课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为理想不惜献身”的这一“社会美”的内容。我们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就要特别注意抓住每篇课文的最佳美育契合点进行施教。例如:讲授《爱迪生》时,要突出以下几个美育的关键点:(1)热爱科学事业;(2)在不具备科研的条件下顽强地进行科学实验;(3)百折不挠,愈挫愈坚地为科学献身的毅力;(4)奋斗成功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实验,在实验屡遭失败的过程中,显示了他那种超乎常人的毅力,集中地表现了爱迪生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当他经过千辛万苦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时候,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熠熠生辉。这种为理想不惜献身的例子,属于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同类的课文还有《詹天佑》《鲁班学艺》等。而《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虽然也是反映为理想不惜献身的课文,但它们是通过人类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同恶势力进行斗争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同样是进行“社会美”的审美教育,但侧重点是不同的。通过教学,可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二、结合美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美的形象性是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它的形象性,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抓住这一契合点,进行活生生地、形象丰富的审美教育。事物的形象往往通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