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
重用贤能(如:姚崇、宋);重视官吏考核“开元盛世”(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
形成局面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补充:三省六部制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表现: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筒车。(记图)2手工业表现:陶瓷器方面有“南青北白”之说,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还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3商业表现:商业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如长安(城中有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坊是居民区)。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朝与吐蕃和亲:唐太宗时期,吐蕃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2和亲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3唐太宗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奉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三、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蓄
2
f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2书法:颜真卿、欧阳询3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二、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三、玄奘西行天竺贡献①取经、游学、译经,对中国佛教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②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100多个国家的历史,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1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②社会上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③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2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唐朝平定叛乱。3影响①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③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1起义原因:唐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赋税沉重;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2起义经过: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并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致命的打击。3起义结果:朱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