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1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中考是基础教育的选拔性考试2011年中考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取材于课本和生活、生产实际,重点考查考生对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以及对物理方法的应用。如试题1中干冰升华的吸热特点,蚊香气味的微观本质;试题2中决定声音音调的因素,以及物体惯性、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还有速度、电压、压力、浮力、密度的简单计算,这些试题都体现了这一点。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如试题14、16、17、23这些电学题目,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电路特点和电学规律来分析电路、计算电路问题。试题21设置的用“斜面”拉动物体,考查学生运用功的原理等知识来分析推理“斜面”机械的省力问题。试题22以小汽车运动作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功、热量、热机效率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演算能力。这些题目对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容易将考生的分数拉开。题目难度偏大:
f1、第9题通过“分子环流”考察安培定则。考生不知分子环流模型,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2、考纲要求会进行简单电功率计算,但今年第17题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并不简单。电压由6V变成10V,电流变化了01A,功率变化了多少?不少同学没有先求电阻,被诱导得出04W结果。3、杠杆机械效率实验也不在考纲所列实验之内,但第18题考的就是杠杆机械效率,而且难度较大:G由A移到B,并被提升同样高度,问机械效率如何变化?这题要考虑物体移动后,杠杆重心升高高度减小,对杠杆所做额外功减小,所以机械效率增大。4、今年试卷中第21题是连续第5年出现的推导题,这并不意外。推导内容是:不考虑摩擦,物体沿斜面匀速移动时,斜面倾角越小,推力越小。推导的依据是功的原理,但功的原理是考纲中不作要求的内容。推导过程要用到数学中三角函数知识,难度不小。5、最后一题与去年相似体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同样要列方程求解。考虑电流表内阻时,进行电学量的计算。
f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表
题号12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声音的音调决定因素考查知识点值42易易分难度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