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副总统:黎元洪(6)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2孙中山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结束。1912年4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1课
1二次革命:(1)时间:1913年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2.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3.口号: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4.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2)导火线:“宋案”(3)经过:“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f6.文学革命:1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大力提倡白话文。2陈独秀:1917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3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文小说。7.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但对于东西方文化带有绝对的肯定和否定。8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驱者:李大钊(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早期党组织: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3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3)参加人员: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第13课
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