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A句中的“高”“花白”“大”“恭敬”“博学”从词性上说都是形容词。
B句中的“高而瘦”“方正、质朴、博学”和“姹紫嫣红”“欢蹦乱跳”“清风明月”“不三不四”从短
语结构说都是并列式。
C句中的所有的“他”“我”都可以看作不同句子中的主语。
D句中的“一个”“大”“早”“都”“很”“极”都是不同句子中的状语修饰语。
7下列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古代“书”“铭”“说”“记”“序”“表”“传”等多种文体,它们体现了古人表
情达意的不同方式。
B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习惯称谓,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
古稀”“金钗”“及笄”“弱冠”“半老徐娘”等,现在的初中生是“豆蔻年华”,真正的妙龄人生。
C中国的科举考试历史久长,等级分明。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孔乙己应参加过“院试”,而范进中举参
加的应是“乡试”。
D中国的毛笔书法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门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中王羲之的成就尤为突出,
他的《兰亭集序》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8名著阅读(5分)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智人”“智事”颇多。《三国演义》中
智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
城;《水浒传》中吴用智取
,从此上梁山;《西游记》孙悟空巧借芭蕉扇,钻进了
的
肚子里;《红楼梦》中的两个“智慧”女性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
,另一个是“机关
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
。
9默写(共5分)
(1)情景是诗。孟浩然描述的“
,
”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
让人惊心动魄;王维勾画的“
,
”写出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情思是诗。我们可以品味陶渊明低吟“衣沾不足惜,
”的独处高洁;也可以感受
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
!
”的乐观豪迈。
(3)情怀是诗。关注百姓疾苦是古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情怀,请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同情劳动人民的美联佳句:
“
,
。”
10综合性学习活动(共6分)
(1)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C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
智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给屠呦呦写一段祝贺语(不
2
f超过80字)。(4分)【材料一】屠呦呦读中学时,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她有个特点,只要是她喜欢的事情,她就
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材料二】为研究青蒿素,屠呦呦用去了大半生的时间,和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