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促使各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并实施金融监管改革造成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西方国际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普遍下降而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水平提高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中国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配置金融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发挥竞争优势盈利总量在金融危机后有所提升但和国际大银行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核心竞争力没有相应地大幅度提高、在资产规模和质量上仍有很大差距在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也有缺陷,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金融危机竞争力
一、银行业竞争力概念在中国,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和人民共
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具有企业的普遍属性,以盈利为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但商业银行又是以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它经营的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主要通过货币资金的营运获取利润,与其它金融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吸收公众存款。
银行业竞争力具有企业竞争力的一般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参与市场的经营活动,与竞争对手相比,在盈利性、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劣程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业往往依靠自身信誉而发行一种持有者对其自身具有索取权的金融证券,从而来集聚社会上大量小额存款,并向资金需求者发放贷款,在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发挥信用中介的作用,最终实现资金转换职能。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具有以下几方面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第一,经营对象具有特殊性,银行与一般企业一样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但在是经营对象上与一般企业不同,是以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为经营对象,围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来展开经营活动,经营内容包括货币的收付、借贷以及与货币运动相关联的金融服务。第二是资本结构的特殊性银行业在资本结构方面,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高资产负债比,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