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辐射能量密度的峰值波长随温度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普朗克公式微分,并求极值。
遥感辐射源:辐射源:凡是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人工辐射源(主动遥感)和天然辐射源(被动遥感)。天然辐射源:太阳和地球。
太阳辐射的特点:(1)太阳光谱是连续的。(2)辐射特性与黑体基本一致。(3)主要能量集中在023μm紫外到中红外波段区间。(4)遥感最常用的波段为:032115μm可见光、红外波段等稳定辐射,占太阳对地面辐射总通量密度的85以上。(5)海平面处的太阳辐射照度分布曲线与大气层外的曲线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及反作用在紫外、红外与微波区,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造成遥感影像暗淡主要成分:水、臭氧、二氧化碳、氧气大气对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遥感中很少用紫外波段。水蒸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最显著。主要吸收峰为138μm、187μm、27μm、63μm、15μm1mm间的超远红外区,以及微波中0164cm和1348cm处。臭氧:主要吸收带03μm、在96μm、475μm和14μm处有弱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峰为27μm、43μm、100μm、144μm,以及全在红外区。氧气:在02μm、069μm、076μm、0253cm和05cm处吸收都很弱。散射的方式:主要有米氏Mie散射、均匀散射、瑞利(Rayleigh)散射等。散射类型: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与入射波长λ同数量级时,发生米氏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入射波长λ时,发生均匀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小于入射波长λ的十分之一时,发生瑞利散射。
f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大气窗口:“大气屏障”:在大气中电磁波透过率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电磁波。“大气窗口”: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电磁波段。
可以用作遥感的大气窗口:032115μm大气窗口:这个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波段、部分紫外波段和部分近红外波段,是遥感技术应用最主要的窗口之一。1325μm大气窗口:属于近红外波段,主要应用于地质遥感。3550μm大气窗口:属于中红外波段,火灾、火山、核爆炸探测。814μm大气窗口:热红外窗口,透射率为80左右,属于地物的发射波谱。10mm1m微波窗口。反射波谱:
反射波谱: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反射波谱特性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物体的反射波谱限于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尤其是后两个波段。地物的反射辐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