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重点章节1358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绪论
11遥感的概念
狭义的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纪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
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波、机械波(声波、地震波)、重力场、地磁场等的
探测。
遥感探测的基本过程
12遥感发展简史
辐射源:目标的电磁辐射能量(自身发射,散射、反射)
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年)
记录设备(传感器,或有效载荷)扫描仪(多光谱扫描
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年)
仪),相机(CCD相机、全景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等)、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年)
雷达、辐射计、散射计等。
航天遥感阶段(1957)
存储设备:胶片、磁带、磁盘
传送系统:人造卫星的信号是地面发送到卫星的,在卫星中经过放大、变频转发到地面,由地面接收站接收。
分析解译(人工解译、计算机解译)
1)国外航天遥感的发展第一代1G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1,为真正航天器对地球观测开始。
1960年Evely
LPruitt提出“遥感”一词。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上,美国海军研究
局的Erety
Pruitt(伊普鲁伊特)首次提出“RemoteSe
si
g”一词,会后被普遍采用至今。
1972年7月23日第一颗陆地卫星ERTS1(EarthResourcesTech
ologySatellite1)发射(后改名为La
dsat1),装有MSS
传感器,分辨率为79米。1975年1月22日,La
dsat2发射,1978年3月5日,La
dsat3发射。
1978年6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载有SAR(Sy
theticApertureRad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Seasat,以后不同国家陆续
发射载有SAR的卫星。
1982年7月16日,La
dsat4反射,装载MSS,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1985年3月1日,La
dsat5发射,1993年
10月,La
dsat6发射失败,1999年4月15日,La
dsat7发射,装载ETM,分辨率提高到15米。
1986年2月,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米多光谱波段,SPOT5全色波段分辨率达到5m,
25m。
2000年初美国发射MODIS是Terra(EOSAM1)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地面分辨率较低(星下点离间分辨率为250米500
米1000米等)。
2000年7月15日,第一颗重力卫星CHAMP发射成功,它是由德国GFZ独自研制的也是世界上首先采用SST技术的卫星。
2002年,重力卫星GRACE发射,它是美国NASA和德国GFZ共同开发研制的。
2)中国航天遥感的发展
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通信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