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重要考点总结
1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简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专门近也要靠无线交谈。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畴的,即:202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假如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依旧听不到声音。2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简析】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形,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1、下沉。依照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现在,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步减小)
f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3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取了热量【简析】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取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物体吸取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简析】物体吸取热量,最直截了当的变化确实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明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1、假如吸取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2、假如吸取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尽管都在不断的吸取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因此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5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f【简析】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成效,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