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2)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4)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解答】解:A、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A错误;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是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如果没有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它会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所以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18分)7.“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人耳通过声音的音色,知道是铃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进行传播;(2)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解答】解: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振动而发声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人耳通过声音的音色特征,知道是铃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
8.平面镜可以用于成像,一身高178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她在镜中的像距她10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s后人与镜的距离为8m,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变大变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解答】解:由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离镜5m,所以像离镜也是5m,像离人为10m;
f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s后人走的路程为:svt1ms×3s3m,再加上原来人离镜的距离5m,人离镜为8m;人的视觉总认为物体近大远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