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俯仰之间:一俯(低头)一仰(抬头)之间,表示时间很短。(三)引句出处:1、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五、诵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要求做到“信、达、雅”)。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抬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六、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f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学生齐读全文。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2、理清文章的思路,试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明确:(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三、分析、鉴赏课文:(一)分析鉴赏第一节:1、第一节作者乐从何来?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⑴、良辰:暮春之初。⑵、美景:兰亭地处“会稽山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