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时,他很骄傲地说,“我儿子特听话、特优秀”。
2
f说着,就把孩子叫道大家面前,说,“背几首古诗给叔叔阿姨听下”,“给大家表演下算数”……的确,这个孩子很乖巧,甚至是很精彩地表演了自己的才能。
但是,和这位父亲一幅得意的表情相对的,是孩子敬畏的眼神和规矩的举止。我不知道该同情这个听话的孩子,告诉他可以活泼点调皮点,还是该规劝下威风的父亲,告诉他孩子的听话其实是敬畏,是距离感。一时间,心头是五味杂陈。
我们要孩子听话,就要给孩子自尊、自由,否则,真的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行为。
今天,你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等你老了坐在轮椅上,孩子才会蹲下来和你说话。在家庭关系中,完全可以一直都和和睦睦,亲亲爱爱的。有的家长本来挺和善的一人,非要在孩子面前扮得凶巴巴的,这是何苦呢?
第二,也有很多家长说,我们并没有那么老土、保守、虚荣,不会只为了保持自己的所谓威严,去强令孩子什么都要听话。我们只想要孩子听正确的话,譬如好好学习、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难道还不应该吗?
其实,还真的不是那样简单的事。有很多时候,往往是父母认为对的话,但孩子并不爱听。那么,给孩子发号施令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程度。
譬如说,当孩子正在画画、玩游戏的时候,晚饭做好了。父母一般都会说,“赶紧去洗手吃饭”,这总不错吧。可孩子叫一次不动,叫两次哼唧几声,叫第三次的时候,父母的火就上来了,“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可是,我要说,父母的火,还真的发的不对: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不会说。
3
f要知道,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谁都不喜欢正在做的一件事情被打断,尤其是正在玩的游戏或创作的一幅作品,完成的一个作业。尤其是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习惯养成,比立刻停下来去听父母的话,可是要重要的多的多。
父母粗暴地终止了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既剥夺了孩子做事的乐趣,又让孩子养成了有始无终的习惯。同时,还给孩子加上了脾气倔犟不听话的罪名,简直是又可笑又可怜。
那么,是不是就任由孩子继续玩下去、画下去呢?当然也不是如此。但是,父母要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提前告诉孩子,“要吃饭了,你再玩5分钟就过来吧”,这样的方式,既没有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也可以达到目的。而且,我发现只要这样去说,孩子都会很乐意听的。
孩子听不听话,其实是父母是不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的权利得到了保证,那么,家长所说的话自然是合情合理的,是听起来很舒服的。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