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受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C.殷商后裔D.先代贵族2.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隋朝C.宋朝D.元朝
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笼络皇亲国戚B.增加财政税收C.削弱王国势力D.推动民族交流
4.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意图是A.提高办事效率B.加强对地方控制C.使各部门互相牵制D.加强皇权专制
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创立拜上帝会B.金田起义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7.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8.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端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八七会议”的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9.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A.发动大规模会战B.进行积极抗战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D.坚持游击战争10.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1.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提出“双百”方针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19
f12.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3.古代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元老院
14.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B.《大宪章》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
15.美国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
A.建立统一民族国家B.选举产生政府官员
C.确立联邦共和体制D.承认黑人享有公民权
16.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④首相不对议会而
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