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原则;基本要求:1依法办事,不偏私;2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3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4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5不单方接触;6不在事先未通知和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情况下做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3)行政公开原则;基本要求:行政立法和行政政策公开;2行政执法行为公开;3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行为公开;4行政信息、情报公开。(4)行政效率原则;基本要求:1严格遵循行政程序和时限;2行政机构组织精干;3加强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第2章1、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因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外部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以及行政主体内部相互之间发生的为行政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的种类:(1)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行使职权而与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组织发生的关系;(2)行政法治监督法律关系:作为行政法制监督对象的行政主体和国家公务员因接受监督而与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公民个人、组织发生的关系;(3)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相互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与所属公务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3、行政主体: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行政机关的涵义: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5、行政机关的特征:1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管理国家行政事务;2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3在决策体制上实行首长负责制;4行使职能通常是生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5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地与个人、组织打交道。6、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涵义:是指依具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7、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地位表现在:1行使行政职能时享有行政主体地位;2可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并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3执行本身职能(非行政职能)时,不享有行政权。8、国家公务员:指国家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
f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9、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在外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以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