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干法、湿法备柱填料要想法压实,且备柱或过柱时均不可有气泡、断层、干柱(减压除外,否则一切从头开始。
六、层析技术层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于植物各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工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如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在30年代仅从中分离到3种脂溶性色素,分别称为丹参酮Ⅰ、Ⅱ、Ⅲ。但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丹参酮Ⅰ为纯品外Ⅱ、Ⅲ、均为混合结晶此后通过各种层析方法迄今已发现15种单体其中有4种为我国首次发现)。目前新的层析技术不断发展随着层析理论和电子学、光学、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层析技术已日趋完善。一)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析过程是基于样品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之差(分配层析),组分对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吸附层析,和寓子交换,分子的大小(排阻层析而分离。通常又将一般的以流动相为气体的称为气相层析,流动相为液体的称为液相层析。二)吸附层析法Adsorptio
Chromatography)
吸附剂、溶剂与被分离物性质的关系液一固吸附层析是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很多中等分子量的样品(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挥发性样品)的分离,尤其是脂溶性成分一一般不适用于高分子量样品如蛋白质、多糖或离子型亲水住化合物等的分离。吸附层析的分离效果,决定于吸附剂、溶剂和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这三个因素。1.吸附剂
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硅酸镁、聚酰胺、硅藻土等。(1硅胶:层析用硅胶为一多孔性物质,分子中具有硅氧烷的交链结构,同时在颗粒
f表面又有很多硅醇基。硅胶吸附作用的强弱与硅醇基的含量多少有关。硅醇基能够通过氢键的形成而吸附水分,因此硅胶的吸附力随吸着的水分增加而降低。若吸水量超过17%,吸附力极弱不能用作为吸附剂,但可作为分配层析中的支持剂。对硅胶的活化,当硅胶加热至100~110℃时,硅胶表面因氢键所吸附的水分即能被除去。当温度升高至500℃时,硅胶表面的硅醇基也能脱水缩台转变为硅氧烷键,从而丧失了因氢键吸附水分的活往,就不再有吸附剂的性质,虽用水处理亦不能恢复其吸附活性。所以硅胶的活化不宜在较高温度进行(一般在170cC以上即有少量结合水失去。
硅胶是一种酸性吸附剂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层析同时硅胶又是一种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其表面上的硅醇基能释放弱酸性的氢离子当遇到较强的碱注化台物,则可因离子交换反应而吸附碱性化合物。
2)氧化铝:氧化铝可能带有碱性(因其中可混有碳酸钠等成分)对于分离一些碱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