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于虚拟世界中,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有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面对这种种情况,学校德育教育面临许多的困难,但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的教师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效性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德育内容分层合理,从小到大,便于内化。在小学教育中,主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然而德育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比如:当一个人要摘到头顶上的苹果时,他举起手摘不到时,如果跳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他就会跳起来摘下,如果跳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摘不到,那么他就会放弃,失去信心。因此,确定德育目标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
f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角色,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又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要爱护公物,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独立完成,衣着要大方得体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然后推而广之,低起点,严要求,是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环境中接触到的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①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阵,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三、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诊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应当是一种有意识地去达成“无痕”、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的举措。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新课程理念下,这一项工作尤为重要。要上好一堂好的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
f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