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
f30s,且隔20~30mi
后,进行第二次复振;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
采用串筒、溜管右振动溜管使用混凝土下落;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应预先制定技术措施,确保顺利
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8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质量控制。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具体要求如下:
墙、柱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主次梁结构的梁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处理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12Nmm2,且必须按以下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不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f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从施工缝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时,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后浇带的设置及处理要求:后浇带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后浇带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浇筑,并保持15d的湿润养护。9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本工程的混凝土养护按各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采用浇水养护,日平均气湿低于5℃采用覆盖式养护,主要要求如下:浇水养护: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