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托的特殊要求,以及客户及其管理层面临的压力等;四要接受委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并按要求签好业务约定书,尽量将风险化解在签约之前;五要推行“双承诺制”,即客户向事务所保证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资料,从业人员向事务所保证依法、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二)合理分配资源。事务所与客户签订业务约定书后,要根据所了解到的客户及其所处环境的基本状况,确定好审计目标,合理编制审计计划,对审计风险及项目的重要性做出合理评估,从而做好工作的委派。事务所应当根据项目的性质、难易程度及风险的大小,综合考虑项目负责人的专业胜任能力及风险意识,确定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选定项目小组成员,最终由主任会计师根据高、中、低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项目组成员。同时,由审计经验比较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督导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点进行指导、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三)落实三级复核。对工作底稿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即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的逐级复核。各级复核人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做出必要的复核记录,在所复核的工作底稿上要签名盖章。逐级审核中如发现有不恰当的,应要求编制人员进行补充和修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四)创新审计方法技术。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的推广运用,突破传统模式和习惯做法的影响,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分析程序、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五)建立质量考评体系。为了加强质量控制,事务所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项目业务质量考评体系,定期对每个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审,在具体考核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一些定性指标(审计程序的恰当性,审计重点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审计判断的合理性等)和定量指标(审计计划完成率、审计报告合规率等),并将评审结果与奖惩机制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三、建立健全审计质量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责任制,就是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每一个职能部门及
f审计业务所涉及的各级人员在审计质量工作上的具体任务、责任、权限和相互关系等,强化事务所各级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把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的积极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