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7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8北京文综T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解释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解析】选C。材料中“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作‘霸’要称霸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作‘王’要称王不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家”。孟子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故C符合题意。甲骨文中的“王”字本义象征军事力量与儒家教化不一致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以力假仁者”“以德行仁者”都是“有为而治”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制度”D排除。22018天津文综T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
f【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体现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现象。【解析】选B。传统上一般认为朱熹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但材料却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他的进步思想。材料的大意是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的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这是朱熹进一步解释“民贵君轻”的进步思想正是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体现故选BA、C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和解读材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D表述错误。32018全国卷ⅡI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下下愚下上
中人
尧、舜周文王孟子屈原子贡范蠡老子商鞅齐桓公吕不韦秦始皇李斯宋襄夏
商纣
孔子
荀子
廉颇
韩非
荆轲
陈胜
公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本题考查考生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认识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