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有计划有目的去听课所谓有计划有目的,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要听哪些课,听谁的课,什么时候听,想达到什么目的,都应列入工作计划和日程。听课计划要以听课的目的为依据。关于听课的几种形式在后面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2、听课前要有所准备。(见后面听课的要求一项)3、听课时要注意过程。4、听课后要做个别谈话、评议和检查效果的工作。以上要注意的问题将在关于听课的部分中进行阐述,故这里只是简要提一下。有时教导主任为了某一个专题或为了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需要连续一段时间进行听课,这样的听课应有层次性,应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就相关问题进行学习、讨论)。是否这样安排:第①步:事先告诉具体人员,让其充分准备。第②步:事先告诉某年级的教师,到时随机抽听。第③步:事先告诉全校的教师,到时随机抽听。第④步:不告诉任何人,随时抽听,达到“推门进”。注意:每次听完课后都要进行评课。二、关于听课和评课听课和评课是教导主任进行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最基本的工作方式,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任何发展阶段,都表现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目标之间一个协同作用的完整的时空统一体。教学是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我活动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所以,听一堂课或评一节课的教学既要注意教师“教”的活动教学过程的外部形式,更要注意学生“学”的活动,学生学知识、能力、情感等因素的量变和质变教学过程的内部形式。听课是评课的前提和基础。评课为听课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只有会听课,才能更好的评课,反过来,只有评好课,才能更能体现出听课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得更好。那么怎样去听课、评课呢?(一)听课的类型听课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关于教学的重要活动,按听课的目的来分,有以下几种:①检查性听课:指的是检查教学质量,教师工作态度,教改现状,教学思想等活动的一种听课方式。②辅导性听课:指的是教导主任或有经验的教师为了培养青年教师进行了全面分析而参与教学全过程所进行的听课方式。③交流性听课:指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