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防患于未然》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犯罪。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二、教学方法三、教学准备教师:(1)查找并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条款。(2)收集相关案例、素材。(3)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学生:(1)查阅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2)反思自己是否有过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四、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角色扮演。
教学环节导入
活动设计
我们知道了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犯罪必然要受以严厉的刑事处罚。那么,作为花季的我们怎样才能远离违法犯罪呢?活动一出示“陈某由一个品行兼优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案例”(案例见教材第97页)。1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学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2)他曾有过知耻的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教师指导,得出结论: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密切相关。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活动二1阅读教材小迪的案例(案例见教材第98页)。2多媒体播放“一个死刑犯的绝笔”(见附录1)。3小组讨论:(1)王某为什么会从最初偷拿两个苹果,发展为一个即将被行刑的死刑犯?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小迪的犯罪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有什
设计意图
小结上一课的知识,提出新的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增强法制观念,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认清犯罪危害
使学生从发人深省的材料中认识到犯罪的危害,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犯罪者本人要为犯罪行为付出代价。
f么危害?请从小迪家人的角度,诉说他的行为对家人的打击。(3)小迪的行为对其本人是否构成危害?尝试通过扮演“忏悔的小迪”进行说明。4大组交流。5教师总结犯罪的危害。思考我们现在年龄尚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会不会受到处罚?活动三小品表演──偷拿别人卡片又偷偷还回去的小张(案例见教材第99页)。1看到小品表演后,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尝试评判小张的行为。(2)如果小张将卡片据为己有,后果会是如何呢?(3)小张的转变能够给我们哪些启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