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旅游
以张家界为例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偏重于追求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发展载体的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也大幅攀升,出现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的同时也对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破坏和污染,同样也使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大幅下降。如何科学地界定旅游景区入区人数,以保证景区最佳旅游功能的发挥并使人们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必须对风景区的旅游承载力进行系统研究,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对景区进行管理,使景区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张家界的必然选择。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旅游旅游环境管理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
一个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并不是没有限度的相反由于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许多环境、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乃至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容量的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一般教科书称之为旅游环境容量或旅游承受能力。这是人们最初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认识。但笔者本人更倾向于如下概念体系:“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它由环境生态承纳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具有客观性和可量性、变易性与可控性、存在最适值和最大值等特征。”
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1社会文化环境因子游客密度指数旅游者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影响(正面的和负面的)的发生程度和范围是不同的,游客密度越大,这种冲击便越大。用游客密度指数(简称VDI)来表现这一影响,其公式为:游客人数与当地居民人数的比值(故又称游居比)。相同大小的VDI在不同的旅游区内的社会文化影响力有所不同:(1)旅游业占绝对主体的地域,居民所能承受的游客密度要大于具有不同
1
f产业结构特征的地域,例如庐山牯岭镇VDI承受力要大于泰安城区,而后者又大于兼有旅游功能的城市(如济南)。(2)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后期阶段一般大于前期阶段的VDI承受力,这是由于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获得了收益并逐步适应了旅游活动气氛,心理承受能力加大。(3)文化差异包括信仰、习俗、生活观念等越大,旅游冲击力越大,居民承受的VDI越小,也即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