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在校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备、认识自我、职业与兴趣、规划知识与能力、职业素质训练等内容,使学生学会使用自我分析技术。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1001“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不少高职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严重影响了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了对工作的适应性。所以,学生对未来要有明确的心理定位,就业时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技术银领,要放得下架子,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是在学生毕业前对其进行求职技巧、就业形势、择业观念方面的教育,而对大学生全程学习进行的职业指导几乎是空白。1、在校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普遍。此外,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生更是为数不多。网上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1。2、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其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八个步骤。职业选择,简单地讲就是找一份工作,实际上职业选择本身也是根据自身兴趣、爱
f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3、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一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考虑工作的事情,怕影响学习;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考证或参加培训;更有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别种职位收入高就又从事那职业,把自己的规划抛到脑后。
职业生涯规划要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高职的三年时间可以设计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和冲刺期,三年级为分化期。从试探期到分化期,各个年级侧重点不同。一年级为试探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高职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确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二年级为定向期和冲刺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