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211
f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14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外部结构: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二、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圈层地壳范围莫霍面以上特点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具有固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