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讲人:程瑞华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是一幅幅苍凉没落的风俗画,是一幅幅人欲横流的百丑图。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我们将从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色、艺术表现手法、意象美、环境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及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色张爱玲是晚清贵族后代,成长在封建官僚家庭与书香门第,四岁便开始接受私塾教育,深受古典文学浸染,幼年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这使她一生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并且影响了她后来的文学创作。在她的小说语言中,除却多样的修辞,音乐美与绘画美这两大艺术也同样糅合其中。1、多样的修辞张爱玲就像一位语言炼金师,一个个离奇的象征,一串串断珠的比喻,一段段淡淡的描写都使得她的作品格外的美丽。她说自己喜欢素朴,认为她“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用参差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从她的话语中看得出,这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子。在《金锁记》里童世舫和长安的最后一次道别,“他穿过砖砌的天井,院子
正中生着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出来。她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浅黄的雏菊。她两手交握着,脸上现出稀有的柔和。世舫回过身来道:“姜小姐……”她隔得远远的站定了,只是垂着头。世舫微微鞠了一躬,转身就走了。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
f爱。”还有什么描写,能写出这种又疼又爱的微妙?还有什么描写,能如此美好又如此凄婉?还有什么描写,能让读者这样惋惜、心疼与不忍?那一树的枯枝,淡青色的天,穿旗袍的柔弱女子和那落寞难堪的青年男子,如剪影般定格在一片忧郁的灰灰的画面中,爱徐徐缓缓的消逝……说不完的美丽,说不完的忧伤,从字里行间弥散开来,濡得看书人也跟着变得安静与伤感。在《红玫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