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下一代网络:从IPv4到IPv6的过渡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IPv4的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IPv6就是为解决IPv4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发展的。本文分别分析了IPv4和IPv6的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优势、劣势,详细论述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技术,实现了网络的无缝过渡。关键词:IPv4;IPv6;下一代网络;1)地址空间不足IPv4协议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位,理论上大约有210多万个网络号,37亿多个主机,这样的地址空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看来是无限的,但是采用A、B、C、D、E类1编址方式后,其可用的地址数大打折扣,随着局域网和网络主机数量的急剧增加,在日益膨胀的网络面前,IPv4地址已于2011年2月全部分配完。这样会限制网络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广大互联网用户的需求。2)路由选择效率不高,缺乏服务质量随着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数的增长,IPv4采用了与网络拓扑结构无关的形式来分配地址,决定数据传输路由的路由表也就不断增大,网络中的路由器和路由表也在飞速增长,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查询正确路由的时间就越长,最终将导致网络性能的降低,路由选择效率不高。从而使得IPV4难以从根本上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保证。4)缺乏移动服务的支持IPv4的自动配置主要体现在移动方面,在一个主机从一个地点移动到新地点时,需要重新配置,并且由于提供服务的ISP不同,可能的配置千差万别。采用手工配置的方法来给用户分配地址,一方面随着工作和计算机对于移动性要求的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增加了管理和规划的复杂程度,不利于为那些需要IP移动性的用户提供更好2服务。5)存在安全隐患IPv4在最初制定时,网络规模小,应用范围窄,也忽视了互联网像今天一样覆盖整个世界,对于网络安全也没有过多的重视。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已经改变了并正在继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扩张,使得要求接入到I
ter
et的主机数目不断增加,曾经获得成功的IPv4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并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地址空间的局限性、安全性差、移动性差、自动配置能力低等方面。这些不足和局限性严重制约了IP技术的应用和未来网络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新一代的IP协议的出现。基于此,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
ter
etE
gi
eeri
gTaskForce)推出了一套新的协议和标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