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除此之外,还有一年、三年和四年的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如:(1)、适用一年诉讼时效的情形: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
第5页共18页
f(2)、适用三年诉讼时效的情形:①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3)、适用四年诉讼时效的情形发生在国际贸易中: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的诉讼。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两个概念,其目的是通过运用中断、中止这两个概念,引起时效的中止或者重新计算,进而保护当事人不因为诉讼期限的经过而丧失其实体权利即指胜诉权。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的最后六个月,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故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中止的法定事由是指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体表现为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或者社会现象如罢工、战争、政府行为等。其他障碍则是概括性的规定,主要包括权利人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而无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已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继承开始后,没有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以及其他由法官以自由裁量权决定的行为。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的中断在立法时,只进行了概括性地规定。其中起诉具体表现为: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②申请仲裁;③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④申请强制执行;⑤申请支付令;⑥申请破产;⑦向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则表现为:这里专指诉讼外的请求,口头或书面均可,请求对象包括:债务人本人;或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财产代管人;而承认则表现为:①同意偿还;②请求延期支付;③提供新担保;④支付利息或租金。
第6页共18页
f(4)债权超过法定诉讼时效的救济: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可能因多种原因导致对债务人的债权超过法定诉讼时效,实务中,一般采取以下方式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采取救济措施:①向债务人发送催收函,并在催收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