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梁“时务文体”的特色:“纵笔所至,略不捡束”,“勿为平易畅达,时务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代表作品《变法通议内序》3报刊政论及其特色政论:从政治角度议论新闻事件或现实问题的议论文。与现在的新闻评论不同的是,早起的报刊政论不强调新闻性,不注重时效性,写法上多为设言立说,坐而论道。王韬、梁、章太炎是我国报刊政论奠基人或代表人物
2
f意义:与传统的论说文相比,政论已成为一种报刊文体,具备现代评论的雏形,是由古代的论说文向现代新闻评论过渡时期的产物。4时评政论及其特色时效: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刊时评出现。1904创《时报》,所发评论注意与当天重大新闻配合,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一日数篇,分版设置。时评成为《时报》特点。与政论相比,时评更注意新闻性,特别是时效性,因此更接近于今天新闻评论三报刊新闻评论时期1五四运动前后报刊评论的变化报刊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加强,运用报刊评论的形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报刊评论的体裁样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出现了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各类评论形式、杂文、述评等逐渐成为常用的报刊评论文体报刊评论出现通俗化趋势,使用白话文在语言和表述方式上发生重大变革2代表作1915194_陈独秀的政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李大钊的时事短评《最危险的东西》3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1)19491957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评论内容:经济评论比重明显增加评论的议论方式:解释型、阐述型、引导型评论明显增加(2)19571977以阶级斗争为纲19571960的坎坷时期:反右时期的报刊评论,“大跃进”时期的报刊评论19601965调整时期:报刊评论的改进与发展,邓拓等人《燕山夜话》《家村札记》19661976灾难时期:“两报一刊”社论的误导,“大批判”评论,“帮八股”文风盛行四多媒体发展时期1报刊评论的丰富与发展评论题材的扩展,评论体裁的丰富,评论比重的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提高,报刊言论版出现2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与成熟广播电视评论时效性提高,独特类型形成,手段创新,影响扩大例:《天下第一的困惑》3网络言论出现对传统新闻评论特征的冲击、功能的延伸、体裁的补充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启示: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和方式的变革与发展,新闻评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扩大。它由古代论说文发端,历经政论、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