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复习一、总体概述在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并且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终于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导致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战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互相支援,共同战斗,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使世界走向了和平与光明。二、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慕尼黑会议。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横扫西欧、北欧。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巴黎解放。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能力目标:1、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思考题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有关战争问题的能力情感价值目标:1、慕尼黑会议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纵容侵略的后果是自作自受。2、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三、模拟训练:1、慕尼黑阴谋最严重的危害是()A对法西斯侵略妥协退缩B德国占领苏台德等战略要地C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D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2、“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进攻地位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②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战备松懈③一些小国国力太弱或存在依赖心理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与德国相差悬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法国作为欧洲强国,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