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五、方法措施: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f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六、校本课程开发框架:(一)领导小组:组长:啜国忠成员:各班班主任(二)校本课程开发要求: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六、课程的实施: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七、校本课程的评价: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f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
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文化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3、校本课程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