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78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0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580,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42:5:4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A.1;Na2CO3xRC(金刚石),则x、R为(B.2;Na2CO3C.4;Na2CO3)
D.2;Na2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24Na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24Na反应前反应后C原子O原子36100xRC,可得知:xRC,推断反应中生成物R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R
Na原子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生成物R的x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6个O原子、4个Na原子,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f实验序水的质量加入NaCl的溶液的质号①②③④(g)10101010质量(g)2345量(g)1213136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概念、对比②③分析;B、根据对比②③数据进行分析;C、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分析;D、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分析.【解答】解:A、对比②③可见,20℃时,10g水中达到饱和,可以溶解36g氯化钠,②实验只溶解了3g氯化钠,达不到饱和,故A错误;B、根据对比②③可见,20℃时,10g水中达到饱和,最多可以溶解36g氯化钠,故B错误;C、③、④溶液中同为1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所以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①所得溶液是10g水中溶解了2g氯化钠制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故D错误.故选:C.【点评】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