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1尺泽(Chizé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
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
痛等肺疾;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尤其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及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2孔最(Kǒ
gzuìLU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l寸。3列缺(Lìeqūe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4鱼际(YújìLU1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主治】①咳嗽,咳血;②咽干,咽喉肿痛,失音;③小儿疳积。【操作】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5少商(Shàoshā
gLU11)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②高热,昏迷,癫狂。【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6商阳(Shá
gyá
g,LI1)井穴【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7合谷(Hégǔ,LI4)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又名虎口。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诸痛症;③热病,无汗,多汗;④经闭,滞产。
【操作】直刺0.5~l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8手三里(Shǒusā
lǐLI10)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9曲池(QūchíLI11)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②热病,高血压,癫狂;③腹痛,吐泻;④五官疼痛;⑤瘾疹,湿疹,瘰疬。
【操作】直刺0.5~l寸。10肩(Jiā
yúLI15)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