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茹佳来源:《学周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引导广大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翁。思维导图主要是将知识点通过图形和文字结合的方式逐级呈现出来,帮助学习者快速有效进行学习和记忆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整体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帮助小学生系统快速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文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09502
DOI:1016657jc
kiiss
1673913220201004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过分注重数学教学的理论性,教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广大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与认知数学知识。这不仅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难以体现数学教学的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以此来达到触类旁通以及全面理解的教学目的。作为小学数学的学习主体,学生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以图谱方式来集中呈现出来,这便于他们系统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分析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今天,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普遍共识。相比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模式或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数学知识,思维导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整体提升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聚焦学生的思维焦点。思维导图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以中心词作为基点来逐级分散。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明确整个系统知识中的中心词汇,这便于他们精准把握数学学习的核心与关键。第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体现学生思维的层次化。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通过不断的分支与扩散来形成逐步扩大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差异,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数学学习特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