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推理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够用实验直接验证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D爱因斯坦首先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否定了“能量连续变化”的观点【答案】C【解析】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推理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够用实验直接验证,B错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C正确;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D错误.2如图所示,木块A、B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A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与B相碰,碰后粘连在一起,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则木块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A、B相碰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答案】B【解析】A、B组成的系统,在相碰到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由于弹力的存在,合外力不为零,故系统动量不守恒,由于弹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B正确.3t0时刻,相距15m的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它们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页
1第
fA0~3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Bt3s时,甲的加速度为零C0~5s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t5s时,甲、乙相遇【答案】D【解析】A、A03s内,甲的平均速度
,乙的的平均速度
,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t3s时,甲的加速度为
,
故B错误;
C、05s内,甲的平均速度
,乙的的平均速度
,甲的平均速
度比乙的小,故C错误;D、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得在t5s时刻,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则
,故在t5s时刻,
甲、乙相遇.故D正确;【点睛】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4如图所示,两平行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d。若在两板中间O点放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