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初中生如何克服学习的自卑心理
作者:王国友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15期
【摘要】自卑心理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性格上的欠缺,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这种自卑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绊脚石。本文将阿德勒人格理论中的自卑情结与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分析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将负面消极的自卑心理转化成学生自身的潜能与优势,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卑心理心理特征厌学心理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G6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关于初中生自卑心理,一些学者和心理学家们都做过很多相关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初中生学习中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在学习中出现的自卑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究其产生的根源,我们将之分为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两种。
(一)外在原因
1、社会原因。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中学习困难、畏惧现象仍然还普遍存在。
2、家庭原因。初中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的教育不管是在师资数量与水平还是在设备条件等各方面都跟城市相去甚远,导致农村、贫困地区生源地的学生水平能力偏低,尤其是说与听的能力,造成了他们在教学课堂上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差异。
3、学校原因。每个学习者都是单独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习中表现出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然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习个体的表现并对其进行有差别的期待与关注。一些本身就陷入弱势的学生群体进而对于学习的效果没有任何期待,甚至连因个体差异显示出来的进步也被抹杀了,进而怀疑否定自己的水平能力,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内在原因
1、学习者的归因方式。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就习而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害怕与不安的心理,这种负面心理主要有三种:交流恐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学生在这些负面心理的影响下,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所收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