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候、地形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广西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及相应的分布规律。根据对161519万公顷土壤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按在同一生物条件下,具有独自的成土过程和共同特征及属性的一类土壤归做一个土类,广西土壤分14个土类,25个亚类。其中8个主要土类分述如下:水稻土:是广西最大的一类耕作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共有1648O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102。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谷地、盆地,溶蚀平原及坡、台阶地,南宁、贵港、玉林等地面积较大。砖红壤:面积2499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l6。分布于北海和钦州、防城港市南部地区。适宜发展热带作物,是广西最宝贵的土地资源。
f赤红壤:面积4853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01。是广西主要土地资源,适宜于南亚热带作物以及部分热带作物生长。大致分布于北纬22°0024°30之间,海拔35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台地。红壤:面积56452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50,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中亚热带丘陵、谷地,桂林、柳州、河池三市及梧州、百色二市北部,适于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发展。黄壤:面积1274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79,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以上的山地,以桂林、百色二市面积较多,是广西最重要的林业土地资源。石灰岩土:面积8190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1,分布于桂北、桂西、桂西南、桂中的喀斯特地区,以河池、百色、南宁三市面积较大。这类土壤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宜封山育林,合理耕作放牧,恢复植被。紫色土:面积885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5,主要分布于梧州、南宁、桂林、玉林的低丘缓坡紫色岩区。宜于发展果、茶、桑、蔗。潮土:面积71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04,分布于河流阶地和河谷地带,以贵港、玉林、北海等地较多,适种性广,宜于耕作,但要注意防洪排涝。广西土地面积共2367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47。2001年底广西人口为4788万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50公顷,低于全国人均占有土地074公顷的水平。人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显著特点。(2)土地类型广西土地类型齐全。广西地貌周高中低,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南部临海。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域等土地类型俱全。其中山地(海拔400米以上)面积约943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397;(海拔200400丘陵米)约24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103;台地(海拔200米以下)约150万平万公里,占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