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套箱刃脚底标高,中心偏位、顶面高差、钢套箱内外泥面和变化情况、钢套箱内外水头差等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9)整个沉放过程,必须要24h随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10)当刃脚至设计标高河床底还有1m时,此时进入终沉阶段每小时至少观测一次。当钢套箱井下沉离设计标高3050cm时应停止吸泥,利用钢套箱自沉至设计标高。8h内钢套箱自沉累计不大于10mm待时方可进行封底,此时钢套箱的标高位移和倾斜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经检验合格。28钢套箱封底钻孔灌注桩完成后,将采用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方案,防止因干封底而造成管涌、上浮的影响。封底混凝土厚度为10m,第一次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厚度为08m。第二次抽干水后,对第一次水下混凝土补漏,检查后浇筑20cm找平混凝土。271封底层混凝土施工顺序布置水下混凝土导管,按混凝土导管影响半径为3m考虑导管的平面布置,导管平面的梅花桩布置。灌注水下混凝土→养护→布置抗浮设施→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抽干套向内的水井检查补漏→封底混凝土找平层浇捣→养护。272封底层混凝土施工(1)封底层混凝土总厚度为100cm,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混凝
f土厚度为80cm,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第二次灌注混凝土是在第一次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排干水后进行的。浇第一次混凝土的目的是为了止水,因混凝土不易浇筑,难免会出现局部渗水现象。浇第二次混凝土的目的是为了补渗漏及对封底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找平,所以采用常规混凝土浇筑方法。(2)布置导管。布置导管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度,由于水下混凝土层流动性能较差,又要考虑到钢套箱四周混凝土均靠混凝土自流来完成。(3)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尽量满足水下混凝土的操作原则,混凝土要尽量避免和水直接接触。所以要制定教导混凝土顺序,同时要确保第一根导管在完成浇筑任务时混凝土应把第二根导管包裹住。(4)要经常量测混凝土表面标高,以宁高不低为原则,以防起不到止水作用。(5)当浇筑完成后,养护时间不少于3d,在有条件情况下,测试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时方可开始排水。(6)当排除钢套箱内水后,对第一次封底层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扫,并检查是否渗漏现象,如有则要做好标记在第二次封底层混凝土(表面找平层)时,重点考虑。(7)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封底层混凝土均布置集水井,以利排水。(8)封底混凝土与钢套箱之间的连接需加强,防止漏水,为此在钢套箱制作时,在封底混凝土部位加焊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