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制定者。36、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意味着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37、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定以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必要的前提条件。38、影响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39、工资歧视是指劳动者同工不同酬。40、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也不会改变。四、简答41、人力资本的特征有哪些?42、为什么说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43、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表现形式有什么?44、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有哪些?五、论述45、论述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46、论述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f1、B2、A3、A4、A5、C6、D7、D8、C9、B10、C11、B12、A13、B14、D15、D16、A17、B18、D19、C20、B
二、多选21、ABCE22、ABCD23、BCD24、ABD25、ACDE26、ABCDE27、ACE28、ABC29、ABCD30、ACDE三、判断说明31、错。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财富的消耗者。32、错。既包括数量,还包括质量。33、错。资源约束条件是给定的。34、对。35、错。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36、错。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37、错。不一定以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必要的前提。38、错。除了经济因素,还有非经济因素。39、对。40、错。实际工资会下降。四、简答41(1)对人身和物质资本的依附性;(2)时效性;(3)再生性和价值的递增性;(4)不可计量性。4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雇主需要多少劳动力,是由市场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因为社会对物质产品和服务有所需求。43、(1)供大于求。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2)供小于求。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缺乏劳动力,企业和社会扩大生产时难以找到充足的求职人员。(3)供求均衡。表现为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达到均衡。44、(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动;(3)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流动;(5)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五、论述45、(1)宏观因素。第一,宏观经济状况。第二,社会经济政策。第三,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第四,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工资率差距。第五,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f(2)与个人或家庭参与劳动决策直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