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己明白,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懂,上课要重点听什么地方,解决哪几个问题,学习起来就比较主动,心中有数。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就会心中没底,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听课效果比不预习就可能低些。提前预习所学的知识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得心应手,对于老师得提问也可以了如指掌,并且能积极回答提问。问卷显示,904%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很有意义,但只有36%的学生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由此,一定要把预习落实到实践中去,要让预习效果在课堂上有所体现。3、培养学生养成向40分钟要效率的习惯人的大脑好比汽车一节课就是四十分钟有的同学开足马力、注意集中驾驶自己的汽车跑了四十分钟有的同学跑了三十分钟也有的同学跑了二十分钟就不再想开了还有少数同学懒得出奇跑了十分钟就想开小差这样一节课下来差别是可想而知的。假若连续几年都是这样差异越积越大。调查显示,873%的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跟上老师的思路,902%的同学当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是自己不会的时能赶快记下来下课整理并且多看几遍。因此课堂上培养学生通过听、看、做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很必要的。4、培养学生惜时的习惯任何工作都要在时间中进行任何才智都要在时间中显现,任何生命都要在时间中诞生,任何财富都要在时间中创造,高中生的时间更为珍贵。但问卷显示,171%的同学从来没有试过巧妙地运用课间和其它的课余时间(小时间)去学习,有301%的同学认为这样学习效率不好,所以才导致了课间校园内、楼梯上的一些不和谐现象:课间疯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上课拖
f拖拉拉,课前准备不充分等。可以说,惜时的习惯是重中之重。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给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回答,在学生的讨论和回答中发现学生独到的见解,富有个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探求问题的习惯。学生能提问,说明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问卷显示,539%的学生没有问老师问题的习惯,就是有问问题习惯的456%的学生,问过老师,在依然不懂的情况下,还有197%的同学不好意思再问,假装已经听懂。所以很有必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独立思考,然后敢于提问,以提高成绩。6、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归纳总结的习惯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