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停止模式时只执行以上两种的操作。PLC处于运行RUN模式时还要完成另外三个阶段的操作。
f5扫描周期和响应时间
PLC在运行状态时执行一次扫描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05ms100ms。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执行每条指令占用的时间程序中指令条数的多少。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执行速度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一个扫描过程中输入采样和输出刷新所占时间较少执行指令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
PLC的响应时间是指从PLC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起至由它控制的有关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间隔也叫做滞后时间通常滞后时间为几十毫秒。它由输入电路的时间常数、输出电路的时间常数、用户语句的安排和指令的使用、PLC的循环扫描方式以及PLC对IO的刷新方式等部分组成。这种现象称为IO延迟响应或滞后现象。由于PLC的这种周期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决定了响应时间的长短与收到输入信号的时刻有关。响应时间可以分为最短响应时间和最长响应时间。
1最短响应时间
如果在一个扫描周期刚结束之前收到一个输入信号在下一个扫描周期之前进入输入采样阶段这个输入信号就被采样使输入更新这时响应时间最短。
2最长响应时间
如果收到一个输入信号经输入延迟后刚好错过IO刷新的时间在该扫描周期内这个输入信号无效要到下一个扫描周期输入采样阶段才被读入使输入更新这时响应时间最长。由于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即对信息串行处理方式必定导致输入、输出延迟响应产生滞后现象。对于一般工业控制要求这种滞后现象是允许的。但是对那些要求响应时间小于扫描周期的控制系统则不能满足这时可以使用智能输IO单元如快速响应IO模块或专门的指令如立即IO指令通过与扫描周期脱离的方式来解决。
32PLC机型选择步骤与原则
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功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可靠、维护使用最方便以及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机型。在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环境条件较好维修量较小的场合建议选用整体式结构的PLC其它情况则最好选用模块式结构的PLC。对于开关量控制以及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少量模拟量控制的工程项目中一般其控制速度无须考虑因此选用带AD转换、DA转换、加减运算、数据传送功能的低档机就能满足要求。
而在控制比较复杂控制功能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中如要实现PID
f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可视控制规模及复杂程度来选用中档或高档机。其中高档机主要用于大规模过程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