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17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a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b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c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a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b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c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d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e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f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a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b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c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4、职业防护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
a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b紫外线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c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
防发生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