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学案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2.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A.①④⑤C.②③⑤B.②④⑤D.③④⑤)
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如下图所示,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第1页共19页
f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5.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⑥①②④③⑤)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D.②⑥①④⑤③6.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7.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体内连续繁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和15N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