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
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
1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文字改革工作。
13.如何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①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
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②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14.简述《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答:①给汉字注音;②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③此外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
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15.“ao”“iao”国际音标写作auiau。这里的“o”既然音值接近“u”,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不直
接拼作“au”“iau”?
f现代汉语简答题
2
答:是出于记读上的考虑,普通话有an和ian两个韵母,韵尾是口朝下的字母n,如果把ao、i
ao的韵尾写作口朝上的字母u,手写时极易使形体混淆,造成记读困难。为了使这两对韵母在形体特
征上明显有所区别,方案规定将au和iau写作ao、iao。
16.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要成为语音必须表示一定的意义,而这种声音和意义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也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声音一旦和意义发生了联系,得到了社会的公
认,它就成了社会共有的东西,任何个人无权更改变动,就是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它是有社会性的。
语音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相同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作用,表示
不同的意义,这说明语音不只是单纯的生理、物理现象,它还具有社会性。
17.翻查教材上的常用同韵字四声分布表会发现普通话的去声字明显比上声字多,这是为什么?
答:去声字多,上声字少是古四声的分化演变的结果。从分化演变性质看,不仅古四声的全部去声字普
通话仍读作去声,而且古上声的一部分字现在也读成了去声,这就是“全浊上声变去声”。另外,古入
声的分化也增加了普通话去声字的数量。如次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都读成了去声字,因此,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