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
f25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的经济技术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公共性的强弱二是可分割性的难易。
26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27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8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论。
29在应对市场失灵时政府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30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31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量。
32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33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主要体现为居民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34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35公共住宅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符合本国政府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36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37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终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38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39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向的循环经济
40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4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市管县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作用。
42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
43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要达到城乡一体化。
44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45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46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47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48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