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Ms点较低,回火稳定性较高,经常规工艺淬火后残留奥氏体较多且回火未能使其转变,因此出现含有残留奥氏体及回火不足马氏体组织的带状组织,见图2a中白色区所示,带状等级为5级,属于最严重级别。42预备热处理的作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试样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工艺3和5对模具材料热处理之前都进行了“扩散退火球化退火”的预备热处理,与未经过预备热处理的试样相比,在相同的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预备热处理的试样的冲击韧度有显著提高。通过对H13钢重新进行高温扩散退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原有退火态中的碳化物不均匀分布,而后再进行热处理,则能在较大程度上消除带状组织,如图2(c)、(d)所示,因此材料的冲击韧度得到较大提高。43回火温度的影响H13钢经常规工艺处理后,由于存在回火不足的带状组织,因此测出的冲击韧度甚至比未经处理的原材料的还低。提高回火温度能促使残留奥氏体转变及马氏体回火过程,冲击韧度提高。630C回火,带状组织全部消除(图2d),冲击值最大,但由于其它部位过分回火,出现回火索氏体,硬度明显减小,降低耐磨性。回火时的组织转变,通常描述为淬火马氏体弥散析出ε碳化物成为回火马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碳化物的不断集聚长大及αFe的再结晶程度,分别得到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在此过程中,碳化物始终呈均匀分布的颗粒状。但是,成分偏析的H13钢长时间保温或提高回火温度,都会出现网状碳化物析出的组织遗传现象。44深冷处理的作用深冷处理主要可以使原来粗大的马氏体板条发生碎化,细化组织。本实验采用深冷处理的结果同样得到了由回火托氏体和弥散细小碳化物组成的金相组织。测试结果证明,与未经深冷处理的试样相比,深冷处理显著提高了模具材料的硬度,但冲击韧度有所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在进行深冷处理时,淬火后的大量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会产生较大的相变应力,可能在淬火组织中产生显微裂纹,这些显微裂纹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低能量扩展,从而引起冲击韧度下降。5结论
f(1)对成分偏析的H13钢,经常规热处理会出现回火不足及残留奥氏体带状组织,热疲劳性能降低,使模具出现早期热疲劳破坏。(2)适当提高回火温度,可消除H13钢的带状组织,但最好进行扩散退火及球化退火预先热处理。(3)H13钢长时间保温或回火温度过高易出现网状碳化物组织遗传现象。参考文献:1梁思祖H13钢铝合金压铸模开裂原因分析J金属热处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