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徐州“和美课堂”听课心得
2016年12月17日至18日,我参加了徐州“和美课堂”小学数学大型观摩研讨会。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先后聆听了俞正强、罗鸣亮、张齐华、强震球、孙敬彬、贲友林和吴正宪等8位专家级老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下面是我个人对这次学习的一些感受:俞正强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同一节课,我听了两次,两次的感受截然不同。他的教学方法别出心裁他的课堂轻松、幽默充满欢声笑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生动而深刻。俞老师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触摸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孩子们该有的体验一定让他们体验,老师是一个引领者,把孩子们说出来的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串还给孩子。俞老师的课堂流程活泼、充满了思考的力量。罗鸣亮老师的数学课堂一直是“简约而不简单”,“灵动而富于魅力”,运用最朴实的素材诠释数学的真谛。例如《四边形的分类》这一课,本课的目标除了对四边形进行分类,认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外,更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一个孩子把梯形认作为平行四边形并当作奖品拿走时,罗老师没有急于判断对错,而是问别的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让孩子们激起思维的碰撞,再次认识梯形的特征。而当后面“女儿带来的礼物”这一环节时,孩子们在猜测、质疑、验证中掌握了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把“简约而不简单”诠释的淋漓尽致,使课堂因“真实”而灵动。张齐华老师的课堂一直建构的是“真、善、美”。张老师巧妙地
f引导让学生不断经历质疑、探究,对学生自己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看似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但真实地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的探究之旅。如:张齐华老师设计了救援海上船只的情境,为让学生准确找到需救援船的位置,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汇总每个小组的成果,让学生观察,找出不同的地方,再次讨论交流,找出其中的理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知识自然生成。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完善了自己片面的认识,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的乐趣,原来学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张齐华老师在讲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后,这节课的知识点已经全部讲明确了。可是张老师的一个情节设计又让我们意犹未尽。出示“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图示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明确既给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