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和感悟数学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说一说我是怎样把数学放在学生生活实际中进行教学的。1、在生活实例中理解概念当学生已经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义后,为了丰富知识的外延促进理解,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来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圆柱体,再想一想,家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通过许多的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因而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为明朗。2、体现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是指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念去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办法去处理或解决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与生活关系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变的越来越聪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意思,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打下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他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削弱、只可加强的目标之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对这节课作了以下几点定位:(1)通过超市购物中的现实计算,帮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购物设计、现实购物,使学生能根据需要,设计购物方案,合理消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超市购物,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现实生活中去,通过一系列虚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是我对走进生活学数学的一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