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律基础》课程第二次平时作业实用法律基础》课程第二次平时作业第二次平时第三、四章)(第三、四章)
一、判断题1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和羁束行政领域。X(格。()
)
2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受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具有行政主体的资3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X)(4.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只以抽象行政行为而不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诉讼对象。(X))X)5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6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双罚制。(()X))
7我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8刑事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自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委托辩护人。(
10.上诉不加刑原则,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案件,一律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X)(二、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1我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A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比例原则A拘留A一个月A即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5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A从旧兼从轻C从轻兼从新6犯罪的三大属性为(ABCA刑事违法性A抢劫是(B)。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放火D严重的违法性AD)AB拘役CB二个月ABC
B
)。
B行政合法性原则D程序正义原则BCD)C罚金C三个月)。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无罪推定原则)。B从旧兼从重D从重兼从新B应受刑罚处罚性D罚款D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2以下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有(
3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7年满15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B抢夺C绑架
8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A直接故意(D)。
9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
fA犯罪既遂A拘役A加重处罚A被害人
B犯罪预备B拘留B)。B从重处罚B自诉人
C犯罪中止A)。C缓刑C从轻处罚ABCD)。C犯罪嫌疑人)。
D犯罪未遂D剥夺政治权利D减r